(1)燃燒不完全
由燃料組分過重而導致燃料燃燒不完全,使GAH挾熱面上積聚可燃物。
鍋爐以外購渣油、裂化殘油和抽余C4燃料為多,它們的組分較重,黏度較高,自燃點低,燃燒時易析碳,蒸汽霧化燃料時破碎能力也很差,大分子油滴含量高,油槍噴嘴易堵塞,因此經(jīng)常影響燃油的霧化質量和燃燒效果。運行時如果燃燒調(diào)整不當,風量不足或配風不合理以及工藝工況波動時,就會來不及使炭黑燃燒完全而產(chǎn)生黑煙。爐瞠內(nèi)沒有完全燃燒的油粒被煙氣帶到鍋爐尾部GAH換熱面上開始沉積。
另外,在鍋爐頻繁啟停過程中,由于爐瞠燃燒工況不良,燃料不易燃盡,在煙氣流速較低時,極易造成大量未燃盡的可燃物沉積;鍋爐低負荷運行時間過長,燃燒不穩(wěn)定,煙速偏低,未燃盡的可燃物易在波紋板上沉積;以往事故教訓和經(jīng)驗還證實:空氣預熱器轉子堵灰、磨損后漏風、煙道尾部過??諝庀禂?shù)或氧含量控制過低等都能導致燃料因缺氧而燃燒不完全。1997年以后,鍋爐因各種原因始終不能滿負荷運行,煙氣流速低;有時為提高鍋爐熱效率而一味去降低尾部過剩空氣量。這些都為空氣預熱器二次燃燒留下了隱患 [6] 。
(2)頻繁吹掃點火
頻繁吹掃點火為鍋爐沉積可燃物著火提供了充足的復燃條件。
鍋爐點火過程中煙氣流速低,燃燒系統(tǒng)空間的含氧量又較正常運行時高得多,像B爐當時曾連續(xù)幾次點火吹掃,因此便使尚具余熱的未燃盡可燃物因具備了充足的過剩氧量而復燃。
(3)爆炸
可燃氣體或粉塵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在短時間內(nèi)發(fā)生化學反應,產(chǎn)生的高溫、高壓氣體與沖擊波,超過周圍建筑物、容器、管道的承載能力,使其發(fā)生破壞,導致人身、設備事故,稱為爆炸事故。
通常說,發(fā)生爆炸要有三個條件,一是有燃料和助燃空氣的積存;二是燃料和空氣的混合物的濃度在爆炸極限內(nèi);三是有足夠的點火能源。天然氣的爆炸下限約為5%,煤粉的爆炸下限是20~60g/m3,爆炸產(chǎn)生的壓力可達0.3~1.0MPa。就鍋爐范圍而言,可燃物質是指天然氣、煤氣、石油氣、油霧和煤粉;構成爆炸事故的有爐膛放炮、煤粉倉爆炸及制粉系統(tǒng)爆炸[7] 。
(4)鍋爐滿水的處理
沖洗水位表,確定是輕微滿水還是嚴重滿水。
方法:先關閉水位表,水連管旋塞,再開啟放水旋塞,如能看到水位線從上下降,表明是輕微滿水,停止給水,開啟排污閥,放至正常水位